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读写>论文
全部 126 论文 95 著作 21

当刘易斯遇到马克思

时间:2012-08-01   访问量:1227
 
陆铭、陈钊,2012,《当刘易斯遇到马克思——论中国劳动力短缺的制度成因与对策》,载于张欣等主编,《中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浪潮——问题与对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当刘易斯遇到马克思
——论中国劳动力短缺的制度成因与对策
 
陆铭   陈钊*
 
摘要:在中国,存在着阻碍劳动力充分流动的城乡分割政策,需要对经典的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进行修正。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相差甚远等现象也与刘易斯理论的推测不相符合。因此,必须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基础之上加上城乡分割的政治经济学,才能理解城乡发展的相关现象。针对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促进劳动力充分流动的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如果对劳动力市场现状仅理解为数量意义上的劳动力短缺,则可能促使政府进一步通过行政干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移,扭曲资源在城乡和地区间的配置。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力短缺、二元经济、制度障碍
 


* 陆铭为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钊为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作者感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133004)和上海市曙光学者跟踪项目的资助。本文也是“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 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01)的成果。作者感谢张欣和封进的讨论,感谢周小刚、向宽虎、高琳的助研工作。

下载连接:
 

上一篇:集聚与减排

下一篇:首位城市该多大?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